嘿呀瞧一瞧,这清末的时候祭祀夜明神这活动没了,月坛居然成了驻兵的地,后来又是各种折腾修缮建设,这里面的故事可老多
建废变迁
清末那会,祭祀夜明神这事就被废弃了,这月坛,也就不再是原本祭祀的用途,摇身一变成为了驻兵的场所!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那可就重视起来了,1955 年就把它辟为了公园,刚开始就 60 亩地,当年又征购了南边一个私家果园 60 亩月坛幼儿园,修修园路、安下电灯、种上花草,还设了厕所、建方亭、装路椅,让周围群众能免费进来玩!
早期建设
“文化大革命”那阵乱糟糟的,这月坛公园也没咋好好建设,不过 1978 年结束之后可就不一样开始重修园路,还建上下水管网,搞起了月季园!1980 年把具服殿重新漆了漆,1982 年又把钟楼整修了一番,那屋顶蹲兽也给重新装上了,慢慢这公园又有了往日的模样
公园扩张
1983 年,月坛公园更大规模地扩建,南边原来那果园改建成新园,这下子可热闹新建了好多景点,像天香庭、爽心亭、揽月亭等等好多处,还种了 20 多个品种、近 2000 株的名优石榴树!另外,在南北园之间 146 米长垣墙上,建了个大型的咏月主题碑廊,可漂亮了。
建筑风格
这月坛的建筑风格那可是别具一格!明朝嘉靖时那坛面用的是白琉璃瓦,到清乾隆年间就改成金砖。夕月坛四面台阶都有,都是六级台阶!方壝墙盖着黑琉璃瓦,那棂星门正东是三门六柱,西南北各有一门二柱。北边和西边的大门,看着就大气静宁华源中学,3 间房,绿琉璃筒瓦歇山顶,砖砌拔券门。西院东大殿方方正正的,也很好看。
特色景观
中部搞了个新小园,有油漆彩画的北房,还有游廊和花墙,里面种着桂花,叫“天香院”,名字老有意境。园里还有 200 米大墙碑刻 76 块,都是现代书法家写的古人咏月的诗。南园东北角有小山,顶上有敞堂,夏天能上去纳凉;西北角和南部还有小丘,上面也有彩画古亭,名字都好听。南山那还有小桥、瀑布、嫦娥奔月塑像。
人文之意
这月下老人祠在 1987 年建的,里面有塑像和壁画,可有意思。南园主打月文化主题,变成了有中国古典山水风格的公园,还加了现代休闲功能。北边就以红砖绿瓦古建筑和规则道路为主,整个月坛公园融合了历史文化和现代休闲。
现在问问大家你们觉得月坛公园改造之后哪个景观,最让你喜欢?快来留言说说月坛幼儿园,别忘了点赞和分享。